雄安新区承接北秘密研究好好学习未来科技发展的学习方向性进展
中国星网雄安总部办公楼(2025年3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新华社石家庄4月1日电 题: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华社记者白林、张涛、张玮华
“新雄安人”黄玉强4年前把公司从北京迁至雄安新区。不仅如此,黄玉强一家人如今都在雄安生活。“我们感到非常舒心,幸福指数极大提高。”他说。
2017年4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黄玉强是巡飞智能(雄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雄安新区发展4年多,他的公司已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他说,公司在雄安新区的政策支持下取得多项发明专利,无人机自主巡检场景平台已应用在道路病害巡查、园区安防等多种场景。
“我申领了雄才A卡,住进了价格优惠的保障性租赁房,全家户籍都迁到了雄安,孩子在这儿上小学六年级。”他在公司办公室对记者说:“你看,我在这儿办公都能看到孩子在操场活动的场景,非常幸福。”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集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为迁移企业服务(3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落飞麟 摄
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路子。
黄玉强的故事是雄安人口流入的一个缩影。自2017年4月宣布设立以来,雄安人口持续增长,2024年底常住人口达136.07万人,显示出“未来之城”的人才聚集力。
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记者从新区相关部门获悉,设立8年来,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扎根创业,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分支机构超300家。
中国星网成立于2021年4月,是中央批准成立的一家从事卫星互联网设计建设运营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也是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首家全面迁驻雄安新区办公的中央企业。2024年10月,中国星网集团总部及所属4家二级子公司迁驻雄安,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点亮了空天信息产业链条上的一颗“主星”。
“经过半年多的工作与生活,切身感受到了雄安新区用心用情服务的温暖。”中国星网易联供应链有限公司员工李茂帆说,“大部分政务服务都能通过政通雄安App一网通办。需要现场办理的业务,工作人员主动热情服务,每个月还会到公司提供一站式上门服务。”
中国星网员工对无人机开展测试工作(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齐雷杰 摄
雄安新区给央企疏解员工提供了市场化、政策性等多种形式住房保障。李茂帆说,他所居住的小区距离公司只有10分钟步行路程,出门就是学校,一些同事的子女在北京“援建三校”就读。雄安宣武医院门诊、急诊已经开诊,看病也很方便。新区为疏解员工办理了“雄才卡”,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大家感受到雄安是一座“未来之城”,日子过得踏实有奔头。
据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刘佳介绍,清单内疏解项目全面提速,首批疏解项目形成示范效应,中国星网总部及所属4家二级公司正式搬迁入驻,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中国矿产、首批4所疏解高校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加快建设。第二批疏解项目也在加快落地。
“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加快建设,电信产业园(一期)已建成、600名先期人员已入驻办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互联网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中国中铁、中国五矿以产业集群形式推动旗下10余家核心产业主体整体落户新区。”刘佳说。
如今的雄安,对北京疏解人员来说,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2024年全年疏解人员子女在雄安上学人数同比增加89.5%,从一人疏解到一家人主动选择雄安转变,“来到雄安,如在北京”逐渐成为“新雄安人”的共识。
3月25日,家长带着孩子在雄安新区容西片区贤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子活动室玩耍。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据介绍,雄安新区教育、医疗、住房等政策体系基本成型,疏解人员的创业条件、居住条件、福利待遇不低于留在北京时的水平。疏解人员在雄安租房、购房可提取在北京缴纳的公积金,京籍疏解人员子女回北京就读、参加中考高考都没有障碍。
“京雄同城化”在多个领域取得关键突破:数据“同享”,疏解人员在雄安购房、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可直接调用北京相关数据;北京企业迁移时仅需线上填写相关信息,“原名称沿用、原资质保留”,最大程度维护企业商誉;服务“同质”,192个事项京雄同城化办理,209项从业资质资格互认,3500余项北京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可通过“云窗口”实现在雄安跨区域无差别办理……
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局长王彦伟说,雄安新区构建科学完备的承接疏解政策体系,搭建“指挥部+管委会+工作专班+综合服务中心”的承接疏解工作机制。同时,健全“免申即享”等政策机制,从落户补贴、经营奖励、办公保障、人才奖励等方面进一步激发疏解内生动力。
根据雄安新区今年1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质量疏解发展“上台阶”的实施方案》,这里将加快构建“清单+链条”的疏解发展范式,全力打造以疏解带动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